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校训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虽然在表述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从实质上讲,主要是围绕学校的发展能否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否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否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求学愿望来设计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西安工业大学创办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项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重新审视50多年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明确了新时期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凝练出“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总结出“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这是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选择。
一、办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
从本质上说,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大学的使命就是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问题。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和大学自身形态等诸多因素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对大学的需求也随之变迁。影响大学办学理念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时代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历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已经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也必然会导致大众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大学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必然会从办学理念这个层面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和需求,表现其发展历程中深深的时代烙印。
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一是经济体制的调整。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进一步确立,高校必将被逐步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大学之间,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围绕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强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改造力度,这必将引起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大学必须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国家对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的调整。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转变过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创新为主,提高发展质量,走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必然要求学校的发展途径及目标在宏观上要服从国家的发展途径和目标,也就是说,学校自身的发展要靠创新立校、创新兴校,学校要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等。
个人发展需求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更加关注个性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学生主体地位也得到尊重,学生上学由过去的工具性需求转向全面发展性需求,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教育投资的回报率等;同时,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也要求学校以人为本,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空间。这必然要求我们在办学理念层面上将以人为本和实现大学的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在规模、层次、结构、质量等几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学校的学科结构、研究生教育、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必然要求我们在办学理念层面上重新审视发展变化中的西安工业大学,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
应该说时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我们更新办学理念的外部驱动力,而学校自身的发展变化则是我们要重新审视学校顶层设计的直接动因,讨论新的办学指导思想,主要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前提,就是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对办学指导思想的理解和体会
在继承原有办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学校形成了新的指导思想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学产研结合之路;夯实基础,科学管理,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和“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办学定位。可以概括为“一个宗旨,两项战略;一个中心,两种手段;一个目标和系统定位”。
1.树立一个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办学宗旨回答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主体两个核心问题。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因此我们办学就要坚持依法办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为本,主要强调了办学主体问题,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教师这两个主题,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牢固地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努力创造适宜学生学习成长和适宜每一位教师个人发展的环境和空间。要牢固树立没有学生的成才,没有教师的个人发展就没有学校发展的理念。把办学主体确立到办学指导思想当中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2.实施两项战略: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实施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两项战略是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落实“以人为本”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体现。人才强校战略和创新兴校战略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都是实施这两项战略的主体,既是这两个战略的实施者,也是这两个战略的受益者。具体到学校的各部门和单位,就要依据自身实际,合理配备人才,整合人力资源,努力开创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3.确立一个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学产研结合之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大学社会功能的核心功能;第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第三,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体现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同时在内涵和外延上更丰富。第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对学校来说主要是以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为中心,因为本科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其它方面的工作。
走学产研结合之路,一方面是学校的传统,是学校以工学为重点,以现代制造技术为学科特色,以军工服务为传统的体现。同时,学产研结合也是时代的要求。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研究单位是创新的重要基地,主体和重要基地的结合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4.采取两种手段:夯实基础,科学管理。夯实基础也是学校的传统,体现在加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方面面。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强化管理,还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思想,也是办好学的主要手段。这两点,在学校发展的转折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5.一个目标: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在研究讨论新的顶层设计的时候,争论最多的是今后的目标表述到底是用多科性工业大学还是用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表明,无论确定成教学型还是研究型,这都需要社会来评价,而不由我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确定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是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对目标定位和学校发展现状的客观表述。
6.系统定位:一是学科结构定位: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基础平台,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同时,人才培养的特色源于学科的特色,学科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同时,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科特色与优势,可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新教材的编著,将教学内容导向学科的前沿。因此,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工学是学校的传统,是学校的根基。工科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基础学科来支撑,这一点非常重要。办学水平比较高的大学,它的工科实力越强,越有特色,它相关的基础学科也一定比较厚实。因此学校应努力构建综合性学科结构,在学科上要有深度和厚度。只有把工科相关的具有支撑意义的基础学科办强、办扎实,学校的工科才有后劲,才能够上去。多学科协调发展就是要创造一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构架,这有几个原因:当今新的技术,新的科学成果,往往都是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多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知识更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这跟我们其它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多学科的特点,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如何应对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趋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二是教育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这是办学指导思想中必须要坚持的,如前所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以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学校发展中在培养层次上提升的必然要求。需要强调的是,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对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种促进,也是为本科生将来的出口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
三是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要有新的内涵。并且,这种调整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其他三个定位(学科结构定位、教育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修订培养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并实现了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向“3+2+2”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基本构建了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的多学科理论教学平台,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这些都是为适应学校新的培养目标定位而进行的实践探索。
四是服务面向定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为国防工业服务,这是学校的传统,是学校的特色。西安工业大学诞生于兵器行业,成长于兵器行业,1999年以前始终隶属于兵器行业,1999年后,基于学校在兵器行业中成长了40多年的背景,在服务区域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服务国防不削弱。所以,不管是在人才培养特色上,还是在科学研究特色上,都要坚持突出兵工特色,它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面向企业,立足一线”反映了我们顺应时代的要求。一方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要面向企业,这既继承了学校的传统又呼应了时代的特征。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以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对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第三产业始终是一线的。基于这么几点的考虑,学校服务面向的定位仍然是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
三、顶层设计中对大学文化的思考与探索
在明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学校还凝练出了“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和“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应该说大学的校训与办学传统是一所大学文化品位的集中表现。
关于“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一所学校的校训从本质上讲,应该是这所学校甚至是该校所处的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凝聚,是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提炼和总结。西安工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有重视人文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人才培养上,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培养,既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更注重教学生学会做人。“敦德励学,知行相长”比较好地反映和体现了学校长期以来的办学理念、经验和特色,也符合国家当前对大学育人方面的要求,这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培养的人为谁服务的问题。“敦德励学、知行相长”基本意思是说,我们办学追求的是德和学兼优,知和行相互增强。因此,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知识追求上,以科技和人文结合为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做人和做事都好为追求。纵观人的一生,应该说一个人要做两件事,即做人和做事。这就要求大学教育既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事,缺乏哪一方面,哪一个方面薄弱,也不能说教育是成功的。“敦德励学、知行相长”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它把德和学,知和行有机的统一起来,既是要求,又是目标。以此作为校训,可以规范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引领西工学人在成才的道路上,孜孜进取和不懈追求。
关于“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源于该校长期的历史积累,与其所处的人文背景、区域特征、行业特点息息相关。“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主要是从学校的兵工背景出发,秉承和弘扬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将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进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50多年来,学校用忠诚进取的理念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祖国建设人才,他们忠于祖国,恪尽职守。在学校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养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工作岗位上发扬“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创业精神,遇到困难百折不挠。他们用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业绩实践和诠释了忠诚进取的教育理念。忠诚进取已经成为西工人的精神支柱。精工博艺可以解释为精益求精、博采众长,主要是在继承和发扬兵工行业精益求精的传统的基础上,结合“面向企业,立足一线”的培养面向,要求学生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精工博艺的治学方略是育人理念和育人标准的有机结合,在精益求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博才多艺,同时,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业绩又丰富了精工博艺的内涵。精工博艺已经成为学校的教育品牌。
[作者系西安工业大学校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