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3月8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专项“宽光谱响应调控量子点探测材料及其异质堆叠集成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教授担任项目启动会专家组组长,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卞曙光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王学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薛春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李泠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马东阁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王曾晖教授、湖南大学廖蕾教授、天津大学李立强教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珽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郭小军教授、吉林大学陈占国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赵立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喻志农教授等权威专家共同为项目实施方案指导论证。党委书记、项目负责人刘卫国,校长姚尧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鹏主持。

刘卫国代表项目组从项目背景、研究内容、实施方案、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详细阐述通过“材料-器件-集成-验证”全链条协同创新,突破量子点粒径精准控制难、横向分光光能利用率低、多波段后端融合实时性差的技术瓶颈,研制出基于量子点的“紫外-红-绿-蓝-短波红外”多波段成像芯片。

姚尧代表项目依托单位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作为牵头单位,深感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好牵头单位的主体责任,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专家组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审阅实施方案,并进行质询讨论后,一致认为项目以新材料驱动光电融合创新的技术路线具有显著前瞻性,并建议项目组在实施过程中建立技术指标动态优化机制与协同创新机制,强化课题间协同与应用场景落地,助力项目高效完成。刘卫国代表项目组表示将全面落实专家组建议,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与协调机制,把控细节,确保阶段与总体目标的如期完成。

南京邮电大学、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开大学、广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联合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光电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栗旭阳 图:张琦琦 杨多元 崔哲敏 审核:周顺 编辑:常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