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新闻网

理论引导

理论引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引导 -> 理论引导 -> 正文

关于印发《中共西安工业大学委员会 西安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28

党政〔2013〕8号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群机关各部门,全校各单位:

   《中共西安工业大学委员会 西安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经2013年3月28日党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共西安工业大学委员会 西安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

 

                                      中共西安工业大学委员会   西安工业大学

                                                      2013年4月9日

 

 

中共西安工业大学委员会西安工业大学

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教育部、陕西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文件精神,围绕“以党风带作风、以作风促教风、以教风育学风”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与改进调查研究

    1.密切联系基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领导和机关处室包点联系教学单位制度。校领导要坚持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学生当中,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进行调研和走访。校领导每年进行专题调研不少于2次,参加所联系学院党政联席会不少于2次,深入学生公寓不少于3次,听课不少于4节,在学生食堂就餐不少于5次。依据《关于机关处室包点联系教学单位的通知》(党组〔2012〕27号)文件要求,各机关处室要经常深入联系单位开展调研,了解实际困难,做好服务与督促指导工作。

    2.注重实际效果。校领导要紧紧围绕师生员工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要做到主题明确。既要到工作开展好的学院或部门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学院和部门去解决问题。要多走进课堂、食堂、宿舍,多走访一线师生,听真话,察实情,力求准确、全面。校领导到基层调研要做好统筹安排,提倡校领导联合调研,考察调研不集中或轮番到一个基层单位进行,陪同人员不超过2人,不搞层层多人陪同。对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尽快予以答复或解决;如系重大或普遍性问题,要及时报党政联席会、校领导班子务虚会或校长办公会讨论研究。

    二、主动服务师生

    3.畅通意见渠道。坚持依法办学、阳光治校,民主管理。校领导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定期向师生员工、离退休同志、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通报学校改革发展情况,自觉接受监督。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应当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按照有关程序民主科学决策。加强对“三重一大”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关于印发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联系学生宿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校学〔2013〕32号)文件要求,学院讲师以上职称教师、机关处室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2-3个学生宿舍,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加大对学生反馈意见的督办力度。健全监督举报电话(邮箱)接听受理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和回应广大师生的咨询、建议和投诉。

    4.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各职能处室及教学科研单位要强化制度建设,优化和简化各类审批程序。努力提高管理队伍的工作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协作能力为师生跨校区办事提供便利条件。

    5.重视信访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开展部门处室“大接访”工作,对重大信访问题实行校领导联系和督办机制,逐步建立职能部门信访接待日制度,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

    三、加强外事活动管理

    6.规范外事活动。严格执行中省关于因公出国(境)团组管理工作的规定以及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出访计划。因公出国(境)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按程序报批后确定。

    7.规范外事接待。外事接待任务一般在学校餐厅或相应标准的校外餐厅安排就餐,不用高档菜肴酒水,严禁铺张浪费,不专门安排名胜景点观光。

    四、减轻基层负担

    8.简化各类接待环节。校领导到基层开展工作,不得打扰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不悬挂标语横幅(含电子屏幕)。严禁非接待性内部公款吃喝,工作日中午严禁饮酒。

    9.改进工作方式。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开展工作要加强统筹,留出适当的落实时间,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力,不提不切实际的工作安排与要求。减少各项检查、评比、验收活动,确属工作需要的,要尽量简化程序、缩短时间,并于每年年初进行申报,批准后实施。

    五、精简会议活动

    10.减少会议数量。全校性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按照《西安工业大学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报告登记审批制度(试行)》(校办〔2007〕119号)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并列入全年工作安排,原则上未列入安排的不予举办。各职能部门要本着务实高效的原则,精简各类会议或活动。 

    11.控制会议规模。严格控制参会人数,各类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单位及人员参加,不安排与会议内容无关的各单位负责人陪会。

    12.提高会议实效。会议要事先充分准备,深入听取意见,科学安排议程,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压缩会期,全校性重要工作会议原则上安排在周二、周三召开,会期一般不超过一天或两个半天,专项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学校主要领导在全校性会议上的讲话一般不超过40分钟,副职校领导讲话不超过30分钟,会议交流发言按需从严安排。

    13.严控礼仪性活动。校领导出席重要会议或活动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协调安排。可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的会议不请分管校领导出席,可由分管校领导出席的会议不请学校主要领导出席。不请校领导出席一般性庆典活动,不请非分管校领导出席专项工作会议或活动,确有特殊情况,应由相关单位负责人向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说明再酌情处理。

    六、精简文件简报

    14.减少文件简报数量。严格控制各类文件和简报,没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各类会议一般不出简报。凡是可通过网络发送的公文,不再印制纸质文件。 

    15.提高文件简报质量。推行“短、实、新”文风,文件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搞“穿靴戴帽”。公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最长不超过5000字。简报要注重反映重要动态、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等内容,减少一般性工作罗列和汇报。精简公文工作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负责。简报审批由党委宣传部负责。

    16.转变通知方式。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印发纸质通知,改用互联网工作群组、电话或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

    七、改进新闻报道

    17.改进新闻报道新闻宣传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贴近广大师生,贴近校园生活。校内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基层单位的做法和经验、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典型事迹,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8.减少报道篇幅。校领导出席会议、参加活动,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确定是否报道。确需报道的,篇幅应简短,字数一般控制在800字以内,部门活动以简讯形式发布,字数一般控制在400字以内。

    八、做好慰问工作

    19.做好丧事慰问。教职工去世后,按照《西安工业大学职工丧事办理规定》(校人〔2006〕94号)办理,不超规格进行治丧活动。

    20.做好节日和重要节点的慰问。节日和重要节点,校领导要对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和职工进行慰问。组织部、离退休处等部门要安排好离退休干部的慰问工作。做好对困难、患病教职工的慰问工作,以树新风、重节俭的方式,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

    九、厉行勤俭节约

    21.节约办公经费。加强“三公”经费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公车管理有关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制度,严禁随意或超标配置办公设备和家具。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旅游、宴请。大力倡导绿色办公,各类文件要采用双面打印。用科学创新手段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节能监管平台,积极建设节约型校园。

    22.降低会议成本。工作会议一般安排在校内召开。确需在校外召开的会议,严禁在高档宾馆举行,不得提高会议用餐、住宿标准。工作会议会场布置要简朴得体,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插彩旗,不摆放水果和食品。工作会议除统一发放的文件、材料外,不再发放各种参考资料、宣传材料、画册、文具等。学校重要会议、重要典礼仪式力求庄重节俭。   

    十、加强督促检查

    23.狠抓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执行本实施意见的各项规定, 努力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推进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建设。

    24.加强监督检查。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会同纪委监察处定期督促检查各单位落实本意见的情况,检查结果每年年底向校党委会汇报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组织部要把处、科级干部执行情况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的全过程。纪委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此前制定的有关规定,凡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版权所有: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陕ICP备15000397号-4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学府中路2号 电话:029-86173056  邮编:710021

部门邮箱:xatuxcb@xatu.edu.cn

投稿邮箱:xcbtg@xatu.edu.cn(新闻网) 官网投稿邮箱:xcbtg@xatu.edu.cn(官网)